Blog Details

Home世界杯集锦视频【健康科普】总爱叹气也是一种病?中医提醒不仅要疏肝,还要补补气!

【健康科普】总爱叹气也是一种病?中医提醒不仅要疏肝,还要补补气!

身边总有一些人,在无意间时不时发出一声声叹息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这种情况中医称为“善太息”,多发生于女性。

什么是太息?

太息,又名叹气,是指患者自觉胸中憋闷,每以长声嘘气为舒的一种症状。很多人在面对压力和悲伤等情况下,都会不由自主的发出叹气声。

为什么一个人总是会不由自主的叹气呢?

为什么有的时候胸闷得厉害,

叹气却起不到明显的改善呢?

总是叹气到底会反映我们身体上的哪些问题呢?

但若常常叹气,胸中憋闷却得不到改善,就要小心身体是不是出问题了。

产生原因

肝郁气滞

肝郁气滞源自长期心情不畅,所愿不遂,情绪不能释放化解,导致气机不畅,便通过叹息释放郁闷之气。

在叹息的同时往往伴随口苦、口臭、胁下胀满、食欲不振等症状,有些患者还会出现面色发青的情况,尤其是鼻根位置。

中气不足

中气不足多是因为长期劳累,或者患有慢性疾病,也有因运动量太少以致气机不畅等原因所致。

展开全文

这类人群通常还会伴有倦怠乏力、面色萎黄、食不甘味等症状。

调理方法

保持心情舒畅、劳逸结合和增加身体锻炼,都是调理“善太息”的良药。

另外,也可以通过疏肝解郁操进行调理。

一、疏肝解郁操

两手握拳,拇指对齐,连续叩击“膻中穴”30-50次。

【注】膻中穴:前正中线上,两乳头连线的中点。

膻中为心包络经气聚集之处,是任脉、足太阴、足少阴、手太阳、手少阳经的交会穴,又是宗气聚会之处,故能理气活血通络,宽胸理气。

左手叉腰,右手放置腋下,从腋下处向下推;右手叉腰,左手放置腋下,从腋下处向下推;各10次。

腋下是足厥阴肝经的循行路线。“肝有邪,其气留于两腋。

”肝经有瘀滞堵塞,气机容易留结在两边腋下,给邪以出路,便用此法。

二、补气、提气穴位按摩

位于人体的头顶部,将两个耳朵折起,两个耳尖的连线和前后正中线的交点为百会穴。

百会主一身之阳,所以功效主要是能够补益人体的阳气。

在下腹部。前正中线上,当脐中下1.5寸。

气海为归属任脉,具有补气健脾、调理下焦、培元固本的功效

在下腹部,前正中线上,当脐中下3寸。

关元穴是一身元气之所在,“关”为闭藏的意思,“元”指元真之气,故关元穴具有调理气血作用

位于小腿外侧,犊鼻下3寸,犊鼻与解溪连线上。

足阳明胃经多气多血,足三里穴是土经土穴,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,故足三里穴能加强气血的生化,达到补气补血的效果

来源:中国中医药报、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

编辑:杨晓芳

编审:贾友波丨审核:孟宪刚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Copyright © 2088 世界杯历史_2018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 - mcryt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友情链接